Monday, April 05, 2010

<閱讀>群--科學,幻想,環保,現實,交織而成的虛擬實境


Der Schwarm,這是德文,Der是 「這,那」的意思,Schwarm就是指「一群」,光是書名就已經充滿想像,有誰會想到「一群」是什麼意思,和我們平常所關心的環境議題又有什麼關係?


在美國,小說的取材方式,一直會檢討人類文明生活文化,之前像是湯姆克蘭西小說,常被改編成電影劇本,傑克雷恩博士,老是由哈里遜.福特來主演,總是會檢驗美式生活及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的改變世界,如何影響第三世界的人民。而現在,大約是因為全球化思想深入各地,從歐洲,從日本,或是其他第三世界的文學作品,都在美國這個大經濟體,發生了或深或淺的影響。「群」這本書,想法來自二戰後最環保的德國,科幻情節及環境議題的深度,不輸好萊塢的電影精彩程度。


很可惜,美國好萊塢目前並沒有發行「群」這本書的電影版,雖然精彩程度不輸現在正流行的環保災難科幻電影「2012」,或是前一陣子流行的「明天過後」,筆者個人猜測,可能是書中引用的科學概念和場景,是直接挑戰好萊塢電影科技的極限,或是雖然書的內容引起美國文壇的熱賣及注意,在對普羅大眾而言,還是高談闊論,娛樂票房不足。


不同於其他驚悚小說的假想敵,「群」的假想敵是在海中的微生物,雖然非常狂想,想像海中的微生物,或稱之為某種蟲,能因為繁殖的因素,複製群體的記憶,進而對人類這個破壞他們生活環境最大的敵人,展開報復,控制海中的各種大小生物,直接對人類的海洋活動,進行攻擊。「一頭灰鯨鑽了出來,一頭跳躍中的動物。那龐然身軀飛速臨近,在他們的航線中央。『拉高!!』安納瓦克叫道。發動機痛苦地高嚎一聲。當飛機陡直上衝時,丹尼的身體仰了下去…..」(第257~258頁)。


這種狂想,可沒有什麼科學家敢打包票說不可能發生,人類對於繁殖這件事,也僅止於對人類本身有比較透徹的了解,至於其他生物,生殖之後會複製那些東西,沒人敢說,也沒人知道。


再說到書裏的其他部份,最為人稱道的就是那視野廣闊的世界觀,文字在描述事件發生的情節和想像,都能切中當地的文化和自然景觀,推薦人郝譽翔就說,如果「花大錢,走馬看花式的到此一遊,那還不如打開「群」這本小說吧,不必一口氣讀完,只要每日逐一閱讀,便會對於全球化的版圖和環保議題,有了更完整的認識。」(第7頁)。我個人卻還有一個想法,書中對於人物的專業背景角色,描寫的更為生動,有激進的環保人士,科班出身的科學研究者,財團,政府軍方官員,甚至有描寫討海生活的漁夫和船長,不論是想法和行為上,都有很深刻的描述,對於向來主張想法多樣性的我們,這其實也是一本很棒的人物群像誌。


「群」這本書出版之前,也有另一本引起台灣知識界及環保朋友注意的書--「恐懼之邦」,也是一樣充滿了各類的科學理論,甚至有科學期刊發表的數據做為小說內容,在台灣出版時,引起不小的震撼。因為書中最大的論點是,全球的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,是歷史的必然,不是人類的影響。這樣的結論,對於崇尚開發的資本家和保護地球的環保鬥士,有了論戰的焦點,不過,雖然有這樣的論點支持文明開發無罪,我們還是有必要時時檢視我們的想法和論理基礎,對於土地倫理,對於環境正義,當我們看到同樣的數字,解讀是對還是錯?是否執著於偏見?


較這兩本有關環境議題的小說,同樣都是有強大的科學論理基礎,都有人類文明的貪婪和執著,但不同的是,身為讀者的我們,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這樣的情形,我們是該隨著別人的執著而起舞?還是該有自己的判斷?如果是後者,我們判斷的基礎又在哪?我們的做法是合理的嗎?這常是我在看完這些帶有事實根據的科幻小說,有時會出現在心底的聲音。推薦給大家。